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一個人要想有所進步,必須平衡想和做的問題。只顧低頭做事,不停下來思考,容易方向偏差,但如果只一味的思考,而不去實踐、不去做事,就如同米蘭昆德拉所說,這樣的思考只會讓上帝發(fā)笑,因為想而不做的思考叫自己騙自己。
有人說王陽明是中國五百年來第一等的人物,他不僅是哲學家,同時還是教育家、政治家、軍事家,詩詞歌賦也是無一不精。
很難想象,一個人在鉆研哲學、精研書畫、教育子弟的同時,還能有條不紊地帶兵打仗,治國理政??v觀王陽明一生,他只要想做什么,幾乎沒有什么是做不成的。
他之所以能夠獲得這么大的成功,都離不開他知行合一的智慧。只要掌握了知行合一的方法,我們也同樣能在龐雜的工作和學習中做到有條不紊,游刃有余,實現(xiàn)自己的目標和理想。
1.知行合一:先行動起來
王陽明說:夫?qū)W、問、思、辨,皆所以為學,未有學而不行者也。
意思是,學習、詢問、思考、分辨,這些都是為了學習某一件事,而要掌握這件事,光學不做是不可能的。
這個世界上,絕大部分人失敗不是因為沒有思考,而是因為猶豫不決,遲遲沒有行動。
我們通常說,謀定而后動,三思而后行,但是在思考的過程中,我們做事的勇氣卻一點點被消磨掉,人都有惰性,過度的思考只能帶來拖延,而“三思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絕佳借口,于是事情就一拖再拖,最終等到拖不下去的時候,才倉促行動。而行動起來的時候才發(fā)現(xiàn),有很多問題是在行動中才呈現(xiàn)出來的,而此時,已經(jīng)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解決這些問題,只能草草收場。
事前的“三思”其實和事實脫節(jié)很嚴重。只有先去做了之后,才能知道問題所在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
王陽明從小就立志做圣人,他的父親聽說這件事之后覺得他是狂妄自大,但是王陽明卻從立定志向之后,就一直在行動的路上,他處處尋師訪友,學習做圣人的法門,雖然屢試屢敗,但是他卻一直在不停地嘗試。
為了驗證“格物致知”的道理,他特地跑去格竹子,雖然沒有格出什么道理,而且還大病了一場,但是他卻也因此知道了通過外物尋找“理”是行不通的,這對他后來開創(chuàng)心學,不可謂不重要。
正所謂,吃了梨子才知是酸是甜,穿上鞋子才知那里夾腳。
只有先行動起來,才能發(fā)現(xiàn)有哪些問題,邊行動邊思考,只有這樣,才能不斷前進。
考慮一千次,不如去做一次,猶豫一萬次,不如去實踐一次。做,還有成功的機會,而不做,卻是一點機會也沒有。不要想太多,先行動起來,縱然華麗的跌倒,也勝過無謂的徘徊。
2.知行合一:注意循序漸進
王陽明曾言:“我輩致知,只是各隨分限所及。今日良知見在如此,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。明日良知又有開悟,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?!?/span>
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我們這些人致知,也只是依據(jù)各自的能力盡力而為之。今天的良知僅到這樣的程度,就只依據(jù)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。明天,良知又有新的體悟,那就從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。如此方是精一的功夫。同別人探討學問,也必須依據(jù)他的能力所及。
俗話說的好,一口吃不了個大胖子,萬事萬物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,要想做到知行合一,就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。
《荀子·勸學》中說:“學習,從哪兒開始呢?到哪兒終結(jié)呢?答曰:依其順序來說,就是從《尚書》開始,到讀《禮經(jīng)》終結(jié);依其意義來說,就是從成為學士開始,到成為圣人終結(jié)。”
雖然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,但是要做事,得腳踏實地,一步一步來。只有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,才能讓自己不斷地有新的領(lǐng)悟。
這就如同樹剛萌芽,用少量的水去澆灌。樹芽稍長了一點,再多澆一點水。樹從一臂粗到雙臂合抱,澆水的多少,都要根據(jù)樹的大小來決定,剛萌生的嫩芽,如果用一桶水去澆灌它,就會把它泡壞了。
飯要一口一口吃,路要一步一步走,欲速則不達,揠苗助長,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。
3.知行合一:要在事上磨煉
王陽明曾說: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功夫乃有益。若只好靜,遇事便亂,終無長進。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,而實放溺也。
意思是:人必須在事上磨煉,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。若只愛靜,遇事就會慌亂,始終不會有進步。那靜時的功夫,表面看是收斂,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。
王陽明有個弟子是做官的,他有心學習知行合一的學問,但是他平時公務繁忙,擔心學不好,于是問王陽明應該如何取舍。
王陽明笑著對他說,我什么時候說過要你拋下公務來聽我講學呢?我的學問是行的學問,需要在事上磨煉才行。
你在斷案的時候,面對犯人,不會因為他的無禮而慍怒,不會因為他的討好而開心,不會因為他的懇求而失去主見,不會因為自己事情龐雜而敷衍了事,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,時刻糾正,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。
所以知行合一如果離開了切實的事物,反而會沒有邊際,找不到下手的地方。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,要注意鍛煉自己的心態(tài),隨時隨地,每時每刻都是在修行。
一個人的能力固然重要,但是心態(tài)也同樣重要,王陽明南贛剿匪,多次身陷險境,但是他卻處變不驚。每次都能沉著冷靜地分析局勢,做出最有利的判斷,而這也是王陽明每次都可以化險為夷的關(guān)鍵。
只有日常中多注意在事上的磨練,在各種事情上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,讓自己心境逐漸處在一種十分穩(wěn)定的狀態(tài)下,只有這樣才能鍛煉出遇事不慌不亂的素質(zhì)。
4.知行合一:篤行才能出奇跡
王陽明有句話:辨既明矣,思既慎矣,問既審矣,學既能矣,又從而不息其功焉,斯之謂篤行。
意思是,當我們已經(jīng)分辨清楚,思考縝密,問得詳細,已經(jīng)學會了,還是持續(xù)不斷地用功,這就叫篤行,這是獲得成功的必要前提。
不單做學問是這樣,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,要想做到爐火純青,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。
孔子當年向音樂大師師襄子學琴,師襄子看他天天彈一首曲子,實在看不下去了,就對他說,你彈得不錯了,可以試試新曲子了。
孔子說,我雖然熟悉了曲子,但是彈奏的技法并沒有完全掌握。
過了一段時間,師襄子說,你已經(jīng)掌握了技法了,可以學習新曲子了。
孔子說,我雖然掌握了技法,但是還沒有領(lǐng)悟作者在曲中蘊含的情感。
又過了一段時間,師襄子提醒孔子說,你已經(jīng)領(lǐng)悟了其中的情感了,是不是可以學習新曲子了呢?
孔子說,我還沒從曲中領(lǐng)悟到作者的為人。
過了一段時間,孔子彈奏曲子的氣質(zhì)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一副莊重肅穆的樣子。
孔子高興的對師襄子說,我終于知道作曲者是個什么樣的人了。他志向高遠,應該是個統(tǒng)治四方的諸侯,只有周文王有這樣的氣度。
就這樣,孔子用了超出常人數(shù)倍的時間和精力,精益求精,把這首曲子彈奏得爐火純青。同時舉一反三,孔子在彈奏其他曲子的時候,也變得得心應手。
俗話說,“熟能生巧,巧能生化”。在社會浮躁風氣漸盛的今天,篤行恰恰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。
一件事,不是說表面上學會了就行,只有通過“篤行”來不斷地琢磨學習,反復咀嚼,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規(guī)律內(nèi)化于心,做起來才能得心應手,使得自己進入更高的境界中。